設計師說作品: 陳俊維少年時的九份漫步


從2007年tittot琉園開始發表台灣印象系列以來,已經邁入第11件作品,對設計師陳俊維來說,台灣這個家雖然不大,但無論是來自海拔,或來自歷史,都讓台灣的面貌多元而值得挖掘。在過往作品走了一圈海島巡禮後,陳俊維決定從自己的記憶來尋找下一個創作地點。

遙想初閱1992年上映的《悲情城市》時,陳俊維是個藝術大學的學生,電影中孤寂與無奈的長鏡頭和深焦距,深深震撼著他,所以說什麼都要親自到九份走上一遭。當時九份已是礦業沒落,還未轉身觀光的遺忘之城,一間一間的空屋竟任人穿梭。

「那真的是探險,好像誤闖了什麼被凝固的禁地,而歷史的耳語就在牆垣和巷弄間迴盪著。」

-設計師 陳俊維

而後,他反覆拜訪金九,深深愛上那蕭瑟的美,於是開始研究在地歷史。當他了解到金九兩地的歷史是如此為礦業所牽動上百年,作品的雛形在腦海中也越來越清晰。

【經久不息】從外型就訴說著創作的精神;陳俊維一改山城包覆著地底金礦的形象,而是反轉的讓大型礦石包著山城,並以琉璃的成分 - 石英晶礦為輪廓,讓創作材質與主題相對話。礦石在外,山城在內,正是象徵著因礦業而誕生的山城,以此呼應百年礦業滄海桑田的點滴。

作品在光影設計上,則描繪出陳俊維30年前初訪九份的記憶。當時空蕩蕩的山城,沒有掛滿街的紅燈籠照亮摩肩接踵的階梯,放眼望去所見之光,是畚箕山勢之下,遠處海面上波光粼粼的成排浪花,白天像緞布上的絲帶,夜晚則像鑽石般閃耀。為此,作品特別以小塊的粒料燒製,讓琉璃包覆許多細碎的氣泡,配合底光,反射出璀璨的點點星光,重現純粹自然大美的風采。

問起陳俊維對「台灣印象」系列的未來期許,他希望能更深刻的紀錄那些肉眼看不到的人文精神。因為土地的寶藏,是礦石,是時代的產業,更是上頭熙熙攘攘的人們的故事。


其他文章

© 2022 by Tittot Compan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