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台灣印象
潟湖活水育文明 台江四百始涓流 荷屬鄭氏清日民 寄碇大灣皆滋養 廟宇教堂鐵窗花 五方同存萬物榮 如鯤般智慧 永遠的仕紳 夕耀府城 故事續章
作品規格 作品 15.5*15.5*19.5 cm 燈座 16.3*14*5.5 cm 總重 6.54 kg 全球限量 888
「鯤鯓」是對大魚的稱呼,也被形容為從潟湖浮出水面的沙丘,因為看起來就像大魚的背。台江內海遺留了許多鯤鯓的痕跡,讓鯤鯓成為台南的代稱。如此悠遊在活水中的鯤鯓,正是台南400年的智慧象徵。
除了作品中央的赤崁樓、安平古堡(熱蘭遮城)外,在水滴的內側還浮雕有億載金城和台南北門水晶教堂,讓作品有更多值得欣賞之處。為此,原型必須採多層多模的創作方式,並構思在透明琉璃呈現下交疊的視覺效果,才能打造出最精彩的樣貌。
大清帝國期間的《台灣府志》將「赤崁夕照」選為台灣八大美景之一。想像當時台江內海上的漁家鼎盛,臨岸的赤崁樓沐浴在夕陽的紅光之下,顯得意氣風發、生氣勃勃。
除了重要地景,台南巷弄中的人文氛圍,也是這個城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之一。設計師巧思將鐵花窗紋理如彩帶般圍繞水滴,在底部燈座的照耀之下,浮雕與陰雕的鐵花窗將呈現出發光的格紋,極為耀眼。背後的劍獅則藏於鯤鯓之中,頗有仕紳的內斂態度。